工资压25天有没有违反劳动法
压工资不能超过30天。工资至少一月一发,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法律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
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一般工资压一个月算违法。因为工资支付周期通常是一个月。用人单位到期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跟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进行劳动仲裁或向劳动局举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法律依据:一般工资压一个月算违法。因为工资支付周期通常是一个月。用人单位到期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跟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进行劳动仲裁或向劳动局举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法律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用人单位将员工的工资压一个月一般是不合法的。工资应当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的,用人单位还应提前支付工资给员工。法律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
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第九条
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一般工资压一个月算违法。因为工资支付周期通常是一个月。用人单位到期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跟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进行劳动仲裁或向劳动局举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法律依据:一般工资压一个月算违法。因为工资支付周期通常是一个月。用人单位到期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跟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进行劳动仲裁或向劳动局举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法律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用人单位将员工的工资压一个月一般是不合法的。工资应当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的,用人单位还应提前支付工资给员工。法律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
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第九条
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上一篇:只签没有手印的合同合法有效吗?
下一篇:暂无
相关文章
- 工资压25天有没有违反劳动法
- 只签没有手印的合同合法有效吗?
- 雇佣协议是否属于劳动合同,有哪些法律
- 如何样才会构成破坏界桩罪,刑法上如何
- 过失损害文物罪的处罚标准,法律规定是
- 你好,男朋友为了追求我给了我110万买房
- 婚后女方在男方不知情的情况下欠下二十
- 有哪些情况可以免除死刑,如何争取免除
- 如何写门面房租赁合同,法律依据是什么
- 取消我国法律规定的社会抚养费意味着什
- 如何办理婚后财产公证,是否有相关法律
- 利用迷信致人重伤罪怎样处罚
- 您好,小型电动三轮车属于机动车XXX
- 撞人后逃逸是否必须承担全部责任,是否
- 如何量刑中国刑法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
- 房贷逾期被起诉今天开庭、我赶不上怎么
- 你好,你好,如何补偿劳动补偿,拖欠工
- 孩子爸不给扶养费,怎么处理?
- 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能判刑吗
- 付款单不是真名是否可以起诉,法律规定
- 如何承担个体工商户的债务,最新的法律
- 诈骗罪要拘留多少天判刑的
- 如何判罚重大责任事故罪,最新规定是什
- 企业注册资金能否退还,法律如何规定?
- 工资20号发,工资单应该给员工多少号?
- 2023年信用卡诈骗量刑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 怎样确定是否构成寻衅滋事罪,有哪些相
- 二手房买卖签订阴阳合同,合同效力如何
- 对方收到判决书了,但还是不执行还款,
- 分子钱算不算夫妻共同财产?